1、错把年糕当青岩
老张头揣着凿子去后山选石料,瞅见块油光锃亮的青灰色石头,费劲巴拉抱回家。半夜睡不着爬起来开工,一凿子下去 “噗叽” 一声,白花花的浆糊溅满老花镜 —— 原是隔壁王婶晒的糯米年糕,被他当成了端砚原石。
2、墨池挖成游泳池
小李初学做砚,对着教程说 “墨池要深阔”,愣是把巴掌大的砚台挖成了微型泳池。朋友来参观,指着砚台里的小鱼摆件笑:“你这是打算养墨斗鱼啊?” 他还一本正经纠正:“这叫沉浸式书写体验。”
3、砂纸磨出表情包
王姐为把砚台磨得光滑,蹲在阳台磨了一下午。抬头时满脸石粉,眼角还沾着半片砂纸碎屑,老公推门进来吓一跳:“咱家砚台成精了?还会做鬼脸呢!”
4、刻刀与核桃的恩怨
展开剩余74%赵师傅正给砚台刻花纹,隔壁小孩递来颗核桃:“爷爷帮我砸开呗。” 他顺手拿起刻刀一劈,核桃没开,刀刃卷了个圈。现在那把刀专用来给砚台刻波浪纹,据说是 “受过伤的刀更懂曲线美”。
5、砚台变身镇纸
老刘做的砚台形状太奔放,墨池歪到了边缘。写毛笔字时墨水总洒出来,他索性倒过来用,居然成了全镇最霸气的镇纸 —— 谁也别想吹动压在下面的宣纸,除非先搬开三斤重的 “不规则艺术品”。
6、半夜凿石遭投诉
小周为赶工半夜凿砚台,楼下邻居找上门:“你家是不是在搞地质勘探?我家吊灯都跟着打节奏。” 他举起半成品解释,邻居瞅了瞅:“这坑坑洼洼的,我还以为你在挖防空洞呢。”
7、颜料染出五彩砚
小陈想给砚台做旧,倒了半瓶墨汁不够,又混了红黄绿颜料。结果端出来的砚台像打翻的调色盘,儿子拍手叫:“爸爸做了块彩虹石头!” 他硬着头皮说:“这叫印象派文房四宝。”
8、猫爪印成绝版花纹
林女士刚挖好墨池,猫跳上来踩了几个梅花印。她气得直跺脚,老公却拍手叫好:“这可是纯天然防伪标记!以后拍卖行都得写‘带喵星人认证的孤品’。”
9、尺子量出抽象派
老郑做砚台非要用尺子量角度,结果越量越乱,最后索性凭感觉凿。成品出来后,学美术的侄女说:“叔,您这是把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用到砚台上了,比美术馆里的展品还不羁。”
10、快递寄成奇石包裹
小吴把做好的砚台寄给朋友,快递员称重时直咂舌:“这石头比砖头还沉,是从矿上直接挖的吧?” 朋友收到后拍照片发圈:“拆开以为是地质标本,仔细一看,哦,是块连墨都盛不稳的砚台。”
11、沾水变泥球事件
大刘选了块看着结实的石头,凿到一半沾了水,居然开始掉渣。最后整个砚台泡在水里,活像个发涨的泥球。他对着一池泥浆叹气:“早知道直接和泥捏一个,还省得费劲凿。”
12、刻字刻成象形文
老王想在砚台刻 “学海无涯”,结果 “涯” 字没刻好,看着像条波浪线。书法老师见了说:“这字有灵性,把‘学海’的‘海’都画出来了,就是不知道阅卷老师认不认。”
13、砚台砸核桃显神威
小张的砚台因为形状太怪异,被嘲笑 “除了好看啥用没有”。直到某天办公室没人带开核桃器,他举起砚台 “哐当” 一下,核桃应声开裂,从此得了个外号 “文能研墨,武能开坚果”。
14、雨水泡出墨池喷泉
老秦把砚台放窗台,下雨忘了收。等想起时,雨水灌满墨池正往外溢,顺着不规则的边缘流成小瀑布。他赶紧抢救,女儿指着说:“爸爸,你的砚台在给窗台浇花呢。”
15、摆摊遇上个地质学家
小马拿自制砚台去古玩市场摆摊,被个戴眼镜的老先生拦住:“小伙子,你这矿石标本卖多少钱?我瞅着像是火山岩风化形成的,很有研究价值。” 他解释是砚台,老先生扶着眼镜:“哦?那它能写字吗?我还以为是块会漏水的石头呢。”
话说回来,这些歪瓜裂枣的砚台虽然不规矩,却每个都藏着段笑到打鸣的故事。你要是也有过这种 “想做好一件事,结果跑偏到姥姥家” 的经历,不妨说出来让大伙儿乐呵乐呵,毕竟笑料这东西,越分享越热闹嘛。
发布于:广东省深圳配资公司,专业股票配资公司,速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